阅读历史
换源:

第一百四十八章摆在和珅面前的现状

  和珅听到这里,越发的不满。

  和珅如此的说道:“让我满意有什么用?又不是我住在这里,百姓们满意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下一次我来,老百姓们过得还是这样的生活,我就以钦差王牌斩了你…”

  端县知县方月闻言,吓得一言不发,砰的一声,倒在了地上…

  打发了端县知县方月之后,这一天剩下的时间,和珅就在四处巡视中度过…

  数年的大旱,又突遇蝗灾,苛捐杂税又重,这处乡镇,到处都是一片无助绝望的氛围…

  发现了这一点后,让和珅的心情,难免有些压抑。

  “……”

  蝗灾发生不过几个月,百姓们仅剩的存粮,早己经见底,灾民遍野的情况,看得和珅心惊不己!

  随着无粮可吃,百姓们的恐慌情绪,已是达到了极致…

  在和珅看来,如果再没有粮食送过来,大规模的暴.乱与起.义.军的出现,恐怕也就在不远的将来了。

  事实上,一路上,和珅已是看到了不少逃荒的百姓,为了一口粮食,大大出手,甚至生死相向。

  “………………”

  夜晚!

  坐在往回赶的马车上,和珅摸着下巴,沉吟不语,皱着眉头,思索着他这一天以来的所得!

  经过这一天的观察,和珅发现了两个摆在他面前,很严重的问题。

  首先是太原府的粮食缺口,比和珅想象中还要大的多…

  朝廷发放的十万石,赈灾粮草远远不足…

  不过,十万石的赈灾粮草,省着点吃,还是可以坚持一两个月的…

  和珅早早就准备好了,所以并不担心。

  “……………”

  注:“一斗、一担、一石是我国传统计量单位,具体重量如下

  一斗等于五斤。

  一担等于十斤;

  一石等于一百二十斤;”

  十万石的赈灾粮草等于一千二百万斤粮食,就算是百万张口吃,也能挺得上一段时间。

  真正让和珅担忧的,却是另一个问题。

  “……………”

  经过亲身探访各乡镇,和珅发现,各乡镇的百姓们,对于蝗神的迷信,竟远还在他想象之上…

  怪不得连刘安这位太原知府,都不敢触碰蝗虫,甚至连提都不提…

  在和珅的威逼利诱之下,终于决定扑杀蝗虫后,刘安这位太原知府,甚至还要把附近的地方军.队调来,以备不测。

  原以为,只是刘安怕死…

  现如今看来,却是和珅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也低估了这个时代百姓们的愚昧。

  “……………”

  原先在和珅看来,狗急了都会跳墙,更何况是活生生的人。

  百姓们虽然畏惧蝗神之说,但是,在关系到自家老小生死存亡的大事面前,什么宗教神话都是假的…

  红了眼珠子的人,那可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更别说什么扑杀蝗虫…

  但是,在和珅现在看来,实际情况,却没那么简单…

  相比较于扑杀蝗虫自救,百姓们竟是更倾向于等着朝廷救济,还有以逃荒的方式,来谋求活路…

  太原府的这些百姓们,情愿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一未知,也不愿意搏上一搏…

  更加可怕的事情,蝗灾发生之后,太原府的那些神棍巫婆们,乘势宣扬,搞得人心惶惶之余,却是让百姓们对于蝗神之说,更是信了三分。

  按照刘安的计划,官府想要发动百姓,扑灭太原地界的蝗虫,就必须先要说服各地的乡绅、族老…

  原本,和珅还以为,这个计划可行,觉得只要自己出面,以皇帝的名义说服各地的乡绅、宗老…

  再之后,扑灭太原地界的蝗虫,应该很容易…

  但了解了实际情况之后,和珅却知道,摆在他面前最大的困难,不是各地的乡绅、族老,而是,那些可恶的巫婆神棍…

  乡绅、族老,虽说是乡镇之中,迂腐、陈旧势力的代表,但是,…

  但是,想要说服他们,和珅还是有办法的。

  事实上,说服各地乡绅、族老协助官府,扑杀蝗虫,难也不难,因为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

  和珅柔了柔太阳穴,轻声的问道:“知府大人,这太原府境内,影响力最大的寺庙、道观是哪一家啊…?”

  刘安闻言,眼神一动,很明显他在和珅的言语中,发现了什么…

  拱了拱手,刘安如此的说道:“回大人,这太原府与其他地方不同,各种巫术传说流传甚广,本地的百姓受其影响很深…”

  ”也正因为如此,蝗神庙才是太原府之中宗教之首,影响力颇大,香火不断,信徒颇众。”

  “…………”

  和珅点了点头,若有所思。

  思索片刻之后,面带诡异笑容的和珅,突然转头向着和二看去。

  见到和二那副吊儿郎当,混混的样子,和珅不由得微微一笑。

  所谓的神道巫教是什么,和珅很清楚,他们就是一群骗子,除了口舌莲花,基本上没啥本事。

  说到底,什么巫术、鬼术,不过是一群神棍巫婆们用来欺骗老百姓的东西罢了。

  事实上,蝗神与天罚之说,大都就是这些神道巫教的神棍、巫婆们宣扬起来的…

  现如今百姓们对蝗神的畏惧,也大都是因为这些神棍、巫婆,借大灾之年,四处宣扬的缘故。

  而想要对付这些巫婆神棍,或者和二这种混混才是最合适的。

  因为,混混们不讲理,下手狠。

  想到这里,和珅对着和二说道:“和二,今晚你就别跟我回去了,带上几十个人,帮我办件事…

  和珅带着太原知府刘安忙了一天,在城外的几个乡镇通跑了一圈,直到傍晚,才慢悠悠的返回。

  等两个人带着一大群官差、仆从绕到城内时,天早已经黑得透了。

  火把光影中,马队向着知府的府邸而去,和珅坐在马队的一辆马车里面。

  车厢里点着灯,从车窗向外面望去,外面黑得几乎什么都看不见。

  只有在偶尔马车轱辘碾过,官道土路的坑凹坡坎时,随着丝帘轻微地摆动,和珅才能看到眼前的路…

  和珅这边,盘着腿坐在垫得厚厚的黑瞎子熊皮褥子上。

  他沉默的坐在车厢里面,思绪还停留在粮食的问题上。

  虽然手里面有十万石粮食,可他的心情,还是一点都没有觉得轻松,反而觉得更加地沉重。

  对于有着几百万张口的太原府百姓们来说,十万石的粮食,也不算太多…

  和珅这边,只能令各县,大开施粥,一人一天两碗薄粥,吊着性命,远远济不了事…

  这一次,和珅亲眼看到,百姓们皆以树皮草根为生,更甚者取观音土裹腹,换子而食,也不是没有…

  恍惚之中,他似乎看见无数百姓们悲戚无助的样子…

  这让他在摇晃颠簸的马车里面,禁不住稍稍侧了侧身,下意识地逃避着,眼前那一双双充满迷惘和绝望的眼睛。

  他叹着气,双手向上,用指关节揉揉太阳穴,太累人了。

  回到府邸,饿得不行的一行人,回到府邸之后,厨娘们立刻把早就预备好的吃食端出来。

  大桶的汤,大盆的菜,两个大竹筛里摞得小山一样的黄团窝窝头,还有一小盆白面馒头,顷刻之间摆在下人们,那四张大方桌上。

  厨娘们抱着两摞粗陶大碗,大声吆喝着吃,开饭了。

  “…………”

  带队的刘府管家和二,大手一挥:“大伙们,今天辛苦了一路…”

  “现在,都敞开了肚皮吃,白面馒头一人一个,肉汤水管够,吃饱喝好,咱们好休息,之后还要干活。”,,

  不等刘府管家说完,仆人们已经欢呼雀跃的把几张方桌围了个水泄不通。

  白面镘头可是金贵东西,特别是在这大灾之年,即使是地主、乡绅,也难得吃上一回…

  也就是吃官家饭的人,能在这大灾之年,吃饱喝足。

  几十多号人,你推我攘,嘴里面还连喊带骂,眨眼间那个盛着白面镘头的小盆,就见了底。

  抢到白面镘头的人,洋洋得意,没抢到的人,垂头丧气。

  一众官差、仆人们,端起大碗吹口气,撇开汤面上一层油,唏溜溜地连汤带着黄团窝窝头、白面馒头,甩开腮帮子,酣畅淋漓的一通吃喝…

  而和珅与刘安,一个是钦差大臣,一个是当地的知府,他们自然不会与这些人在一起吃饭…

  和珅与刘安,都各自有各自的美食、名菜可吃…

  “……………”

  蝗神庙近些年来,因为大旱,还有蝗灾的原因,吸引了大量的百姓,投香火钱,以此赚了不少的钱。

  贲山,位于太原以北,地势陡峭,山路曲折,是因为风化剥蚀,最后形成的一座峻秀的山峰。

  它没什么独特景色,也没什么历史典故,但是,在近些年以来,它却是太原最出名的一座山。

  因为,这座山上有座蝗神庙。

  虽说是一座庙宇,但主持庙宇的却并不是和尚、道士,而是一个姓潘的老神婆。

  按照潘老神婆说法,她家乃是天神的嫡传后裔,得天上神仙们庇护。

  关于蝗神的传说,就是他们开始向太原的百姓们宣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