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12章 宋记骨汤馄饨铺

  “要不,咱们卖馄饨吧?”这时唐筱筱说道。

  宋父和宋母到底是南方人,包包子饺子这些肯定比不上地道的北方人。

  而且做这些都必须要凌晨三四点就起来做准备,宋父宋母年纪越来越大了,也不大合适。

  馄饨只需要提前煮一锅汤,现包现卖就行,宋母包的馄饨她是吃过的,味道是极好的。

  “汤咱们可以用大骨汤、再配上娘做的坛子菜做配菜,生意肯定好。”唐筱筱说道。

  “这大骨倒是好弄,这肉怎么弄?咱们哪来那么些肉票啊。”宋父犹豫着说道。

  “现在政府提倡自主经营,肉食站每天早上都提供做生意供货的,我每天早上去拿货就是,咱做馄饨也不是做肉包子,要不了太多。”宋璟之觉得小媳妇这个提议是不错的。

  “我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咱们只做早饭,下午可以把第二天的馄饨皮做出来,做多少皮,第二天卖多少馄饨,也不会浪费掉。”宋母看向宋父,这样白天她也有时间帮着照顾孙子孙女了。

  宋璟之和唐筱筱也看向宋父,等着他拍板。

  “那咱就卖早餐,做馄饨。”宋父一锤定音。

  说干就干,第二天宋父就根据二院的格局做起了改造。

  院门口原就有个院内院外都能遮挡住雨水的屋檐,他准备就在院门口摆摊,馄饨也在院门口现包现煮,让顾客能看得见。

  至于院内,他准备在院子里做几张桌椅,二院的房间也按儿媳妇的提议做成包间。

  这天,宋璟之天微微亮就到了肉食站后门,这时已经有好几个等着拿货的商贩等着了。

  “首长,你想要什么货?有预定吗?”门打开,肉食站的主任第一眼就看到了身着军装,又身材高大的宋璟之。

  “我父母要开个馄饨店,每天需要些大骨和肉。”宋璟之如实说道。

  “你把需要的量写下,开始订货的日期写下,每天这个时候来拿货就可以了。”见他是军人,主任倒是很客气。

  “如果量有变动怎么办?”他问,毕竟一开始也不知道生意怎么样。

  “提前一天告诉我,重新填单子就可以。”主任笑着说,单子上面还需要开店的地址。

  毕竟这不需要肉票的肉,也不是想买就能买的,肉食站会定期去考察的。

  你的店是不是每天需要这么多肉,有没有挂羊头卖狗肉,这都是要经过调查的。

  肉的问题解决了,白面的问题比较好解决,唐筱筱的空间里白面多的是,京郊的农民偶尔会担着白面出来换钱,这样就不担心白面没有出处了。

  【之所以不写肉从空间拿,因为男主是军人,家里做生意难免会被查,所以各项事物的出处都会比较注意。】

  开张的前一天,二院的门口挂上了一块招牌【宋记骨汤馄饨铺】。

  院门口围着不少看热闹的人,大家都在议论着不知道这馄饨铺能开多久,毕竟这附近的早餐铺子关了不少。

  开张那天,宋璟之休了一天假,一大早将大骨和肉拿回来以后,他的任务就是看孩子。

  二院门打开的时候,大骨汤正熬得翻滚,唐筱筱将昨晚写好的红纸贴在了门口。

  小份12个4毛,中份16个5毛,大份22个7毛,免费送配菜。

  宋母坐在高椅上包着馄饨,一边心里发虚,这时候还早,外面还没人。

  “闺女,咱会不会卖太贵了。”宋母有些坐立难安,她在村里上工一天都挣不了几毛钱,这一馄饨小份的都要4毛,搁她是不会吃的。

  “娘,这馄饨里包的是肉,这汤也是大骨熬的。”这送的配菜,人工哪样不是钱?

  “对,咱听儿媳妇的,她比咱有学问。”宋父围着唐筱筱给的做的围兜和帽子,在煤炉前守着火,这煤炉煤炭也是开销呢。

  很快,摊子前来了第一个客人,是四合院的原房主。

  “叔,您来吃馄饨吗?”唐筱筱热情的打着招呼。

  “是啊,一大早就被你们家这骨汤味儿给勾出馋虫来了,给我来一个中份的吧。”

  “好嘞,叔,您里面请。”见大叔没有带饭盒,唐筱筱将他迎进了院子里。

  “娘,给叔多添两个。”她当着大叔的面对宋母说道。

  “好嘞。”宋母将包好的18个馄饨递给宋父。

  很快馄饨煮好了,唐筱筱端上馄饨,“叔,那边的小桌上有免费的配菜,您自取就行,这桌上的瓶子里装的是我娘自己做的辣油,还有胡椒粉。”

  院子墙角的小桌上摆放着三种配菜,酸菜、腐乳和炒卜豆角,都用大碗装着,旁边摆放着供顾客盛菜的小碗。

  “行,你忙吧。”大叔点点头,对唐筱筱笑着说道。

  大骨汤煮的很浓,在清晨的早上格外的引人注意,尤其是在这深秋。

  附近不少准备去鞋厂上班的工人被吸引住了,看了眼墙上的价格,倒是不便宜。

  正犹豫着,又看到宋母包馄饨时,那肉馅确实不少。

  “给来一份小份的吧。”说话的是一位姑娘。

  “好嘞,您里面坐。”唐筱筱热情的接待着。

  “都别站在门口了,好吃着呢。”原房主在里面吆喝了一声。

  他在这一块住了很多年,对附近的人都很熟悉,有了他的肯定不少人都要了一份小份或是中份,准备尝试一下。

  院里的人越来越多,门口想尝试的食客,遇到院里相熟的人都会问上一问,得到肯定的答案,都会叫上一份。

  有原本只是出来买菜的居民,也会跟着吃上一份,或者有吃过早饭的,回去拿个饭盒打包一份给家人尝尝。

  忙到8点左右,他们已经卖出去几十份馄饨了,宋父和宋母脸上的笑意都停不住。

  “娘,你这会得多包点,一会可能忙不过来。”唐筱筱将刚才用的碗勺收拾完,桌子也擦干净,又快速的帮宋父准备调料碗。

  鞋厂下晚班的时间到了,不少原本打算在食堂吃饭的工人,在听说了新开的馄饨店味道好,都纷纷来到了馄饨店。

  宋母熟稔的抱着馄饨,宋父煮着馄饨收着钱,唐筱筱则端馄饨,收拾桌子。

  “不好意思,今天的馄饨卖完了。”直到他们将所有馄饨卖完,时间还不到9点。

  lewenw zhetian x88dushu quanben

  58yuedu frxsw qushuwu shushulou

  mingshu txtxz qianqian ky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