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一百八十章 拿这个考验干部!

作品:墨迹诸天|作者:白翼龙|分类:军事科幻|更新:2023-11-06 15:59:38|下载:墨迹诸天TXT下载
  幅员上万里,披甲数百万,曾经压迫中原数朝称臣纳贡的镔铁之国,就这么降了?!

  这种场合下,耶律楚成说的话,就代表辽国皇帝的态度,他也不可能说假话。

  所以,这事确实发生了。

  这回轮到大宋君臣犯迷糊了。

  就算大宋有李墨帮忙,赵祯也没想着征服契丹。

  他是真心只想收回燕云十六州,然后就收手,和辽国继续做兄弟之邦的。

  满朝文武也和他一样,都同样对北边那些蛮荒地没什么兴趣。

  辽国人不这么想啊,如果只是军队战力强出几倍,大不了拼消耗,拖时间。看谁耗的过谁,反正草原势力从两周时期到现在,几千年里生生灭灭,都习惯了。

  可现在大宋有神仙!

  甚至神仙都不亲自出手,只派仙仆天降,就能精准的实施斩首行动。什么雄城,什么精兵,全都是摆设!

  这还让人怎么拼?

  辽国人辛辛苦苦这么折腾,不是精神旺到没处用,那不也是想过几天好日子嘛。

  既然现在大宋这边,有搭上神仙的机会,为何还要舍近求远?

  举国内附,沾一沾仙气明显更轻松啊。

  大宋君臣在确认了辽国内附的决心之后,当然不可能拒人于千里之外。这么难得的机会,如果轻易放手,青史上留下的定然是骂名。这谁受得了?

  两国现在算是郎有情,妾有意,迅速就接纳内附一事,展开谈判。

  得到消息时,李墨正在给赵清做孕期营养餐。

  看一眼摆在书案上的北伐帅印,也是无语。这玩意还没开过张呢,一次没盖过,战事就结束了。

  接纳辽国,在整个华夏历史上,都算得上是重大国事。

  光是内附还是纳降的名义,就谈了两个月。

  最后双方各退一步。辽国去帝号,降为辽国王,向大宋称臣。再依外藩之礼,纳土归朝,算是体面落场。

  辽王很干脆,在去帝号、奉臣表的时候,自己直接亲赴汴梁,摆明了就是不愿意再在北边受苦,打算在汴梁养老了。

  到了八月初,大朝会时,辽王入朝觐见。赵祯下殿相迎,并以皇兄相称。特赐上朝不名,位在诸臣之上,其他待遇皆与八贤王相类。

  在辽王陛见的同时,李墨的系统发来提示:【功德值 999】。

  赵祯直接赏赐辽王,汴梁豪宅一处。金币、银币各一百万,绢十万匹……等等。

  大宋最大的威胁就此消弭,从兄弟之邦,变成真正的一家人。

  天下一统,普天同庆。

  这个消息一传出,简直举世惊骇。

  从中秋节到重阳节,短短半个月,先后就有大理、交趾、真腊、朝鲜等国,纷纷跑来递交国书,请求内附。

  不是他们没远见,实在是大宋给的太多了!

  可内附这事,也得分情况。

  像大理这种,久与大宋交好,又多有商贸往来,几乎没有差异的邻邦来说,纳就纳了,无非就是学子官员的双向流动而已。

  大理段氏,也在汴梁批一座宅子,和辽王做邻居就是。

  说到朝鲜,以前就是辽国、宋国双重外藩,现在宋辽一统,你还是乖乖做你的外藩,少想那些有的没的。

  内附这种事,不是说你想附就附的,得掂量一下自己有没有那个资格!

  至于交趾、真腊之流,多少就有些碰瓷嫌弃。

  都不用皇帝出面,辽王就能喷他们个满脸桃花开。

  你们什么档次?也配和孤做邻居!

  弹丸蛮荒之地,也有脸说内附?先学会说人话,朝贡个三五代人,再来说内附的事。

  纷纷扰扰中,又是一年新春到。

  赵清于正月初四,顺利产下一子。这一天,正好是两人的结婚纪念日,可谓喜上加喜。

  李墨很高兴,宣布旗下所有员工,每人发一个月薪红包,让大家都沾一沾喜气。

  到取名的时候,明心提醒,小弟弟要跟他一样,用日字旁的字。

  李墨就对赵清说,你盼这孩子盼了多久,这孩子来的也太晚了些,就叫李晚吧。

  然后李墨就被无情的剥夺了命名权,赵清怀着憧憬心情,给儿子取名李晓,希望他能像朝阳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

  整个正月里,李墨都在伺候月子。

  每天变着花样准备各种营养餐,比孕期更加用心仔细。赵清沉浸在母子互动中,原谅了李墨给儿子取名时的敷衍,然后又给他安排新任务。

  要是别的事,李墨二话不说马上照办。可赵清竟然让他纳妾,还一次要纳两个!

  也不是别人,就是一直跟着赵清的南星和白英。

  赵清觉得,这两人和自己相伴长大,名为主仆,情同姐妹。加上两人能力不错,用着也顺手。家里诸多产业,也多由她们打理。这辈子肯定是不能放出去的,就这么拖着也不是个事……

  李墨气的差点冒烟,合着你不舍得放自己侍女出去,就把我当配种工具?

  娶了你一个,都已经精疲力尽了,再来两个,岂不是要我老命?

  再说了,人与人之间,信任不信任,也不必拘泥身份差异。你好好给人家找个婆家,风风光光嫁出去,继续让她打理产业,她还能黑了你的钱?

  赵清见他说的认真,不像是推脱,也就没再继续劝。

  李墨也以为媳妇是坐月子无聊,顺嘴那么一说。既然过去了,就也没当回事。

  精心准备了一系列的婴儿用品,摇摇床,旋转架,用色彩、声音来训练儿子的反应。看着肉乎乎的儿子,一天天像吹气球似的长大。

  按习俗给儿子过满月,庆百日。

  过了百日,已是初夏时节,正合外出游玩赏景,散一散憋了几个月的心。

  当晚,李墨满怀期待,打算和媳妇亲热亲热。白天缓解了心情,晚上也应该缓解一下身体。

  当他洗完上床时,愕然发现,大床的被窝里,可不只是媳妇一个。

  到底要干什么呀?

  好好的给人家找个良人,像姐妹一样风光大嫁出去,不行吗?

  赵清却反问他,你觉得整天和你在一起的姑娘,还能瞧得上谁?

  你想把她们嫁出去,到底是真心为她们好,还是嫌弃她们是累赘?

  干什么?想拿这个来考验干部?

  哪个干部经得起这样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