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五十六章 正常

作品:三十年后太阳系毁灭|作者:柳河边小道|分类:军事科幻|更新:2023-10-26 06:36:39|下载:三十年后太阳系毁灭TXT下载
  宋兴明看着正安装测试仪器的工人,没有看罗志勇,“有什么问题?”

  “数据有点夸张,它这单个的光伏组件,功能是十千瓦,还有配套的电池,容量是130千瓦,这些数据放在单个有光伏组件上,难道不夸张吗?

  按照希南公司合同规定的组网数量,这期工程我算了下,装机容量一百万千瓦。

  西北这边也不是每百万千瓦装机容量的巨型光伏发电网,但两者的规模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

  宋兴明似乎一副风淡云轻的样子,轻声的回答了罗志勇的疑问:“这个光伏组件马上就可以测试,测试结果出来,你的问题答案不就有了?”

  “欸欸!老大你说的对啊!”

  很快,技术员就把测试仪器安装到位开始对完成的第一个光伏组件进行测试。

  “喷口角度正常,那谁,给面板上扬一掀沙,我测试下喷口清洁功能是否正常!”

  “好咧!”

  “系统检测到面板污染,正在启动清洁喷口,清洁喷口工作中...,清洁工作已完成,清洁喷口关闭!”

  一众工人围着光伏组件看稀奇。

  很快,检测程序完成,参数没有问题,这个光伏组件就算是完成,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安装。

  下一步的安装就以这个光伏组件为标准进行安装。

  宋兴明对希南公司的光伏技术不感兴趣吗?他感兴趣的要死,但开工之前,有人找他专门强调了保密的纪律,于是他就知道该如何做了。

  安安稳稳的把工程干完就行,反正希南公司给的价格很高,并且付款也很大方。

  光伏发电工程稳步推进,林希每天除了陪许菲玩一会,其余的时间都放在了实验室。

  一艘可以在宇宙间进行航行的飞船,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功能,才能保障飞船驾驶者的生存?尤其是它还要具备在末日来临前飞出一光年的功能?

  首先,它得有强大的引擎,最低标准是光速引擎,超光速引擎也行,跃迁引擎更好,空间跳跃引擎是终极理想!

  如果林希能造出空间跳跃引擎,一个跳跃就能飞出银河系,他还怕什么太阳系末日吗?根本就不用怕。

  林希有空间跳跃引擎技术吗?答案是有。

  他可以在现实中把它制造出来吗?不行!

  硬件技术差太多,他现在连空间跳跃引擎的材料都无法造出来。

  现实条件所限,林希只能选择光速引擎。如果他以后可以从文明之墓中找到加速的技术,他不介意上超光速引擎。

  有了引擎,林希还需要强大的能源。能源等级不够,无法驱动光速引擎,造出光速引擎也没有意义。

  驱动光速引擎最低的能源需求是什么?起码是第三代聚变反应堆技术。

  所以能源和引擎是林希目前重点研究对象。至于雷达系统,维生系统,通信系统,导航系统,这些技术被列入二级技术。不是说这些技术不重要,而是他们比前面两项技术重要性要低。

  只要有能源和引擎,林希大不了先造个壳子,先飞出太阳系再说!

  林希的计划是十年内造出引擎和能源的模型,十五年内造出具备使用条件的引擎和能源系统。二十年内把飞船造出来!

  文明之墓的存在,是林希实现如此激进计划的底气。

  整个研究的过程,不是说林希就盯着某项技术死嗑,各种技术综合起来研究,对时间的利用会更加的充分。

  一号厂房的小麦收获了第三茬时,林希在实验室合成初代的生物反应炉。

  生物反应炉并不是炉子,也不是炼钢炉那样的炉子。初代的生物反应炉并不大,环状结构。

  自然界中,有些植物和微生物可以富集某些金属,可以吸收某种有害气体,这些作用都与生物体内的某种结构有关。

  生物反应炉就是利用了自然界生物身上的特殊结构发生作用的原理,进行复刻优化拓展后的产物,它还集成了四维成形技术。

  初代生物反应炉能做什么呢?嗯,这么说吧,把铁矿石等矿石扔进去,林希可以由它造出一辆现役最先进的重型坦克!

  它的最终形态,可以制造光速引擎,也能用来打造反应堆。细化功能之后,它还可以造飞船的外壳。

  总之,它就是个万能工具,飞船的所有部件都可以生成。

  初代生物反应炉造出来后,林希用它来生产光伏面板,生产效率林希很满意。

  完成初代生物反应炉,并投入使用后,林希的心情非常不错,于是就来到一号厂房,准备与员工们交流一番。

  工业化粮食种植技术自动化程度很高,并不意味着对员工的技术水平要求就不高,相反,员工的技术水平越高才能发挥这套技术的潜力,才能更快的实现林希设定的目标。

  进入一号厂房,林希发现赵正华院士正带着团队的成员,和公司的员工一起,正在讨论着什么。

  “林总,你来了!”

  杨晓莉正在用平板记录赵正华发表的意见,扭头缓解疲劳的时候,发现了正走过来的林希,赶紧打招呼。

  其他人也发现林希的到来,赵正华首先笑着说:“平时难得见你一面,今天怎么有空来现场指导我们的工作?”

  林希摆了摆手,“一个研究取得了突破,给自己放个假,指导那可不敢,谁不知道有你赵院士在,第三茬小麦的产量突破了三千斤,这可是名副其实的放了下卫星!”

  赵正华客套着说:“不算卫星,虽然产量提高了,但麦粒检测结果表明,小麦的口味还有营养成份出现下降的现象,实验不算成划,我们准备在第四茬小麦生成过程中进行参数调整,争取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质量。”

  杨晓莉很满意现在的工作,转工后她的工资大幅增加,希南公司所在的地方又没有什么消费的地方,上个月她把工资的一半转给你父母,把他们给吓了一跳,还以为女儿从事什么非法工作呢!

  这也算是一种悲哀,夏国很多人眼里,挣钱多就是从事非法工作,至不济也是让人戳脊梁骨的活。类似于希南公司提供让人安心且报酬高的工作,在夏国也算是独一份。

  看着林希和赵正华讨论着小麦种植过程中,那种条件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杨晓莉摇了摇脑袋,想把脑海的胡思乱想抛出去,不成想摇的厉害,把耳朵里的插着的耳机给甩出去。

  她手里的平板检测到蓝牙耳机状态异常,就自动打开平板的外放,杨晓莉正在播放的音乐,就突兀的响起来,众人一下子都扭头看向杨晓莉。

  杨晓莉手忙脚乱的想捡起地上的耳机,刚要蹲下,又想着关掉平板正在运行的音乐软件,一时之间她不知道该什么。

  社死!完全社死!杨晓莉干脆蹲下来,捂住平板的外放。

  “咦!?这首歌很好听啊!你是杨晓莉吧,把这首歌共享给我吧!”

  意外而已,林希当然不会指责一个小员工,而且正在播放的音乐,竟出乎意料的好听。

  林希出乎杨晓莉意外的没有责备她,总算是缓解了她的尴尬。

  听到林希也喜欢自己的歌,杨晓莉也高兴起来,打开平板里公司内部通信软件,点开排在首位的林希,把音乐共享给林希。

  点了点头,林希和赵正华继续讨论起来。杨晓莉平时工作认真,也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属于优秀员工,林希当然对她很宽容。

  其实,林希在公司里一直都是扮演着平和的角色,许南才是正常公司管理者的表现。

  这与林希定位技术员的角色也有关。

  林希在一号厂房里呆了两个小时就离开了。

  出去之后,他联系了许南,得知许南正带着许菲在外面种树。

  有一次许菲在林区问林希林区的树从哪里来,林希就带着她参观了正在进行植树作业的种树机。谁知许菲一下子就对种树机起了极大的兴趣。

  许菲有要求,林希就造了一辆迷你型种树机,于是她有一空就会开着心爱的种树机到林区外围去种树。

  许南不放心,每次都陪着许菲,等许菲把迷你种树机里面的种子种完,再把她带回公司。

  许菲的迷你种树机上有定位设备,林希很快就来到她种树的地方。

  来到许南的身边,林希问她:“你怎么没在车上陪她?卫兰在车上吧!”

  “小菲嫌我指手划脚,就把我赶下来了。”许南笑着林希说,眼睛看着车开的弯弯扭扭的许菲。

  “本来就是让她玩的,你管那么多干吗,小菲玩的高兴就行。”

  许南挽住林希的胳膊,依偎着林希,“不想让她浪费种子,你不知道,高速引线工程那边路还没修起来,绿化先搞起来。

  整个西北这边,种子缺的厉害,卫兰每次要种子回来,都要按着小菲打几下屁股。”

  林希皱了下眉头,那边怎么如此着急

  似乎看出林希的疑问,许南说出答案:“那边想在入冬前完成绿化工作,似乎想验证下冬天施工的可能性。”

  这样的话,倒也有必要赶工。

  按照现在的进度,入冬前那边种下的树基本上能长到三米左右,对于风沙的阻挡能起到不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