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369章 争相付修路费

  修路,可是大事,难怪要在祠堂商议。

  不过村长陈建国的话,也很快得到众人的赞同。

  “我们村的泥土路,我早就看它不顺眼了,修路好,修好了,我们以后进出方便,娃上学也方便。”

  “对,都说想要富,先修路,等我们村把水泥路修好,生意肯定越做越大!”

  “没想到我们大石村,也能有一天,修上水泥路,我们十里八乡,就我们村开始修水泥路了吧?”

  众人越说越激动,脸上都是笑容。

  显然,对于修路这事,他们都是赞同的。

  “村长,这修路可是个大工程,修路的钱,从哪里出,怎么个出法?”

  陈民开口,冲着陈建国,询问道。

  自从林岩的三颗荔枝食品加工厂,大量收购鲫鱼,做豆豉鲫鱼罐头,他们家的渔船,每天都会在附近的江河走船,大量捕鱼,每天都是日进斗金。

  可以说,现在的大石村,除了林岩,唐正外,就数他们家最富。

  所以,在这祠堂中,陈民说话,也有一些份量。

  陈民此话一出,村民的目光都望向了村长陈建国。

  陈建国也不废话,直接了当的说道“修路这事,是我和小岩共同提出的,村集体和小岩的意见是,他和村集体给出三成的钱,剩下的四成钱,由大石村里各村户,共同分担。”

  这个筹资比例,村民们已经算是占了大便宜了。

  果然,祠堂中的众村民听到这个筹资比例后,眼睛都是一亮。

  “怎么样?这样筹资修路,大家伙都没意见吧?”陈建国的目光扫向众人,问道。

  村民们都纷纷摇头,表示没意见。

  “我有意见。”

  这个时候,祠堂外忽然传来一道洪亮的声音。

  众人的目光齐齐望去,只见到唐正快步从外面走了进来。

  他一脸不悦的看向村长,道:“建国叔,我怎么说,也是大石村的一份子,筹资修路的事情,怎么没算我一份?”

  “要不是我今天恰好回村里,看看林岩的果园,都不知道你们在祠堂开会。”

  见到唐正来了后,村长陈建国脸色微异,旋即笑着说道:“你小子都搬到镇上去了,手里最后一块宅基地都卖给小岩了,我哪好意思把你喊回来,掏钱修路。”

  “老村长,你说这话,我那死去的老爹估计晚上睡觉,得钻到我梦里去,拿鞭子抽我。”

  唐正一听这话,连忙正色道。

  “我户口还在村里,大石村祠堂的族谱上,也有我的名字,筹资修路的事情,哪能没我份!”

  “这钱,我出定了!”

  听到唐正这话,祠堂中的众村民脸上都露出一抹笑容。

  他们大石村的人,都是兄弟姐妹,没事各干各的,有事了,那就是一起抡锄头干架的情谊。

  唐正能回来筹资修路,他们也高兴。

  “唐正,你话都说到这里了,那就算你一份。”村长陈建国闻言,无奈的说道。

  “谢谢村长,那我就出一成修路资金吧。”唐正连忙笑道。

  他这话一出,众人都是一惊。

  村集体和林岩已经承担了六成的资金,剩下的四成修路资金,分摊到他们身上,至少也要数千元每个人。

  唐正直接抗走一成的修路资金,那他们需要承担的修路资金,也就等于间接少了上千元。

  这,可是真金白银!

  一时间,所有人看唐正的眼神,越发的和善起来。

  没想到唐正离开村,外出发展这么多年,还愿意为村里做这么大的贡献。

  难得!

  实在是难得!

  唐正并不知道村民们所想,他说完这事后,又冲着祠堂中的众村民,话锋一转道:“村里的兄弟姐妹们,有件事,我想和大家伙商量一下!”

  “我准备回村里,跟着大家伙一起打拼,我手里的宅基地卖给林岩了,各位谁家的宅基地多的,卖我一块,让我可以建个小洋楼。”

  “我也不占大家伙便宜,我按照市价的一倍,买你们手里的宅基地。”

  以前的唐正,到大石镇上搞水果批发,是因为知道在大石村里,没有赚钱的生计。

  现在眼看大石村就要修路,以大石村的地理环境,以后发展旅游业,搞旅游度假村,绝对有先天优势。

  自己回村里住,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只不过自己手里的宅基地已经卖给林岩了。

  但好在,他的户口还在村里,想要在村里买一块宅基地,并不是难事。

  果然,唐正一提出要双倍价钱买宅基地,几户手握着几块宅基地的人家眼睛都亮了,他们纷纷量筹码,让唐正挑选。

  最终,唐正也挑了一块靠近村头的宅基地,花了两万块买了下来。

  村长陈建国由始至终,都没有阻止。

  村里的经济发展起来,吸引在外面经商的村民回乡再就业,这本身就是好事。

  “唐正大哥,看来我们马上就可以当邻居了。”

  等唐正谈好买地的事情后,陈民也对唐正祝贺道。

  虽然他们两个,一个是批发水果的,一个是搞渔产的,以前没什么交集,但现在都在村里住的话,也就有了关联。

  唐正也知道陈民跟林岩合作,搞鲫鱼收购的生意。

  虽然现在豆豉鲫鱼罐头的生产渠道,在县城三颗荔枝食品加工厂,唐正只在镇上的三颗荔枝食品加工厂有股份,两者并没有什么关系。

  但谁也说不好,过段时间,林岩会不会把豆豉鲫鱼罐头的生产渠道,下放到镇里的三颗荔枝食品加工厂。

  到时候,他还得陈民为镇里的三颗荔枝食品加工厂提供鲫鱼原材料,所以,陈民也算是他的准合作伙伴了。

  “希望我们大家联手努力,一起把大石村发展起来。”唐正对陈民和善的说道。

  听到唐正这个老大哥的话,陈民的脸上也露出一抹笑容,扭头对村长陈建国,道:“村长,既然唐正大哥都承担一成修路资金了,那我家也承担一成吧!”

  这些年,陈民他们家跑船,也积累了一些财富,这段时间,又跟着林岩搞鲫鱼生意,赚了不少钱。

  承担村里一成的修路资金,他们还是没压力的。

  而且村里的路修好了,以后他们在打捞回来的鱼,也就更方便的运输出去了。

  那些,可都是钱!

  “好好好,你们都是好孩子。”村长陈建国一听这话,脸上也是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